在「麵包工廠」發酵暮年夢與想

作者:李慧君

發表日期:2014 / 04 / 24

藝術範疇:舞蹈

發表平台名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四海聲評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自選藝評

 

在德國波恩(Bonn)轉眼住了九個月,終於去了 Brotfabrik(麵包工廠)觀賞舞台演出。名副其實,兩層高的Brotfabrik前身是麵包工廠 Germania-Brot,在 1986 年改建成包括小劇場、電影院、工作室、舞蹈室、會議室、咖啡店的綜合文化中心,是青年、業餘劇團和舞蹈劇場的著名展演地點,和萊茵河對岸宏偉而主流的波恩劇院,不過大約五分鐘的車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藝文風光。

 

而我當天在 Brotfabrik 看的,是由業餘舞團 Go.old Tanztheater 50+ 演出的舞蹈劇場 Vom Träumen und Hoffen(《源自夢想與希望》)。該舞團在 2011 年成立,由十三位五十歲以上、舞蹈底子深淺不一的成員組成——這個背景和藝術形式,讓我不期然聯想到 Pina Bausch 在 2000 年的作品 Kontakthof - Mit Damen und Herren ab 65(《交際場》長者版)。

 

的確,Vom Träumen und Hoffen 一開始,舞者在台上艱難地拉筋,然後一位頭髮斑白的女舞者把紅色高跟鞋放在台中,顫抖著雙腳穿上,走兩步,又把鞋脫下。然後以頗長的篇幅,讓站立在左右兩邊的舞者慢慢走向對方,互相撫摸互相擁抱,卻又漸漸拉開距離,漠視對方伸出的手,甚至露出不屑的表情......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碰撞溫柔與傷害,可說是充滿Pina Bausch的影子。尤其是與少年、壯年版並列,長者版《交際場》特別能呈現出人際關係的滄海桑田。

 

然而在這段之後,Vom Träumen und Hoffen 編導連續用了兩首電影 Amélie(《天使愛美麗》)的配樂,把氣氛由哀傷導向活潑明朗。其中一位上圍豐滿的女舞者不斷搖晃上身,聽到觀眾大笑後說:「我希望......得到掌聲。」然後頗輕鬆地完成了一字馬,換來掌聲雷動。其餘舞者也雀躍地說:我希望去森林旅行、我希望去某某餐廳吃糕點......都是日常不過的願望。至於「夢想」,說的竟然是各自的「夢」中情人:男舞者一邊說要長腿的大胸的金髮的,女舞者一邊誇張地搔首弄姿;到女舞者說要強壯的不要有地中海,男舞者有自豪地展示肌肉也有取笑對方的禿頭。只有一小時的作品就這樣進入尾聲。

 

可以說,從服裝、技巧,乃至引發觀眾在台下的笑鬧和竊竊私語,這個演出都毫不避忌——或者說是刻意展示——它的業餘性質。例如一開首穿高跟鞋那場,舞者伸直腿像機械人般僵硬前行,明顯是種刻意的舞台設計;然而她穿上和脫下鞋子時的顫抖、小心翼翼,又在提醒觀眾他們「Go.old Tanztheater 50+」的定位。又例如舞者雖然統一穿著黑色的貼身舞蹈褲子,但上身都穿著顏色、鬆緊、質地不一的悠閒服裝,就像德國街頭任何一位長者的打扮。這種設計,配合作品由嚴肅哀傷到好玩日常的風格轉變,擴闊了對老年生活的想象和再現:也許他們都經歷過人際關係的跌宕,以及身體機能的變化;但他們對生活的盼望、對美和情慾的追求,其實和台下不同年紀、不同經歷,甚至不同國籍的觀眾並無二致。

 

當然,在短短一小時的演出中,僅透過音樂和簡單的燈光變化,連結兩種這麼不同的舞台風格,不免給人突兀的感覺。如果能加上服裝造型的變化,或中間有較長的過渡時間,相信能令觀眾更加投入。然而總括而言,在略為陳舊的麵包工廠看著這些長者繼續發酵夢想與希望,還是令人愉快和感動的觀賞經驗,或者就像德國舞蹈劇場的宗師 Pina Bausch 所說:「我關注的不是人們怎樣動,而是他們為何而動。」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源自夢想與希望》(Vom Träumen und Hoffen)
演出單位:Go.old Tanztheater 50+(德國)
評論場次:2014年4月11日
地點:Brotfabrik(德國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