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換日的殖民神話和荒謬悖論

作者:黃汶欣

發表日期:2010 / 02 / 22

藝術範疇: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本土經驗的呈現 / 社會事件與創作

 

《歲月神偷》以懷舊文化掛帥令市民沈醉懷舊浪漫的濫觴之餘,在得獎後市建局竟戲劇性的把上環永利街剔除出重建區範圍,對於電影本身和保育政策的互動影響形成了雙重的「神話」。法國文學批評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指出「神話」(Myth)不是謊言,它是巧妙地利用某部分的真實和角度加以扭曲,將之無限放大成為「真相」的全部。這些都能通過電影符號來矯飾,自然化的修飾既得利益者和權力核心的真面目,使殖民霸權理論的「合法化」荒謬表述和形成得以確認確立。此片看似懷緬導演六十年代一家四口在深水埗以鞋店謀生的庶民艱苦生活,但實際挪用懷舊手法凸顯某部分人的成功作模範,對過去殖民政府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予以肯定,並宣告這種(中產)階級和(菁英)文化認同,以偏概全香港的繁榮富庶是拜這種「獅子山下精神」所賜[1]

 

導演羅啟銳曾表示,希望觀眾不要把他的童年回憶過分複雜和政治化,但這種意識形態卻在(電影)抽離的時空真誠的展露出來。電影甫開始便看到弟弟羅進二把魚缸罩著來看世界,是企圖把這些畫面浪漫化和模糊化,跟隨呈現在觀眾眼前的便是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速影」(social scan)。通過他的「童眼」我們知道,李治廷飾演的大哥羅進一就讀於傳統英式貴族學校(男拔萃書院),鍾紹圖飾演的弟弟羅進二奉他為田徑賽奪金的偶像,身旁還簇擁著一堆不停吶喊「We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的拔萃尖子。他和富家女Flora相戀,在半山豪宅探訪的一幕都是使其「去勢」(Castration)的符號,使他首次意識到兩人有著階級和貧富懸殊的鴻溝。

 

這樣荒謬的政治論述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本來是被殖民者之不公平對待和歷史真相,以小孩子天真無邪的視點淡化和美化使大眾不易察覺,從而包裝成一個innocent story-telling,令對號入座的人如一眾高官、電影製作人感到「自我良好」。毫無疑問「戰後嬰兒」掌控了社會的地位和權力,然而權力並非只對他者進行剥削來凸顯自己,反而是實施一種策略使之產生某種功能和回饋,因此權力要在互動的情況下才可運行。如西洋警察向羅氏夫婦索錢敲詐,揶揄在香港講LAW(法律)是沒有用的,最重要是「識LOW/撈」(懂事務),戲謔小孩子要懂得倒背26個英文字母才可在香港生存。還有,哥哥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彈結他和聽英文歌),死後的西式葬禮、教堂、神父和詩歌,眷戀英殖時代的調子反覆「再呈現」(representation),跟草根生活的他完全格格不入。以上種種情節深化了英語在港的階級性之餘,導演眷戀英殖時代及其認同其所帶來的優越感的調子便不言而喻。電影中特別強調個人經歷和家庭奮鬥史高於歷史洪流的變遷,因此,社會事件諸如颱風溫黛、六七暴動、貪污舞弊、移民風潮、文化大革命等在這政治脈絡,只是以新聞片段墊背並輕輕帶過甚至抹去社會集體行動。

 

再說,不是讀書料子的弟弟最終也填補/繼承了資優哥哥的空缺,進入同一所菁英學校實踐他未完成的遺願,而長大後的他竟由李治廷再度扮演,有著菁英主義得以延續的意味,實現了一個典型的六十年代香港(仔)夢。經過電影的情節舖排和情感催生下,這些意識很自然贏得觀眾的認同和熱淚,這就是懷舊文化在電影中所產生的延續感與集體歸屬感[2]。《歲》的出現拯救了永利街保育問題,直接地印證了歷史是權力的工具,話語和影像原來是可以改變事實。文化批判學家齊澤克(Zizek)在其著作《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指出,電影是不斷地進行「意識形態」(ideology)的複製和再生產的最佳裝置,它狡詐的隱蔽起自身並順暢和有效地運作,使每個人在照見自己的主體形象中獲得撫慰和殘餘快感。當然,我不否認戰後嬰兒的努力,但香港歷史發展不斷推前轉換,在改朝換代的大環境下不可同日而喻。

 

羅啟銳說《歲》是向六十年代的草根階層致敬,也解除了他多年來的心結。他坦言開拍《歲》的動機是因為近幾年「看到八十後問題、青年的迷茫和社會的負能量」[3]所致。他認為他們在六十年代遇到的問題不比當下青年人少,但他們沒怨言只是想想盡辦法解決,因此不明白為何眼下的青年人會如此(充滿怨氣)。《歲月神偷》最讓人不爽的地方,是「沒有把矛頭對準無為而治的殖民地政府[4],反而不厭其煩歌頌香港的繁榮富裕全賴港人的任勞任怨和沈默是金,使得當權者/富商和既得利益者群,厚顏的挪用這些「獅子山下精神」為自己護航。電影中所重構的六十年代社會景觀處於既虛擬又明確的矛盾中,片中的舊香港地是低下階層聚居的深水埗,但現實應該要保留的地方卻陰差陽錯下偷換成上環永利街,讓本來可以改善居住環境的街坊的美好願望落空,真教人情何以堪。

 

參考書籍

 

Roger Silverstone。陳玉箴 譯。2003年。《媒介概念十六講》。台灣︰韋伯文化。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羅蘭‧巴特,許薔薔、許綺玲 譯,2007,《符號學》,台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斯拉沃熱‧齊澤克,季廣茂 譯,2002,《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中國︰中央編譯出版社。

馬傑偉,曾仲堅 著。馬傑偉,吳俊雄 主編。2010年。《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1] 香港大學社會系教授呂大樂,在撰寫《香港四代人》中提到的第二代人(即戰後嬰兒潮)中,表示所謂「獅子山下精神」乃當年人人進取力爭上游,深信在社會開放的大環境下,努力過後必有機會享受經濟成果。

[2] 馬傑偉,曾仲堅 著。2010年。《影視香港:身份認同的時代變奏》。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113-115頁。

[3] 《歲月神偷》羅啟銳抽屜裡的八十後迷惘。2010年2月22日。http://www.youtube.com/watch?v=iMUU6fnw3QU

[4] 安裕。2010。〈危樓春曉到歲月神偷——從寫實主義到廉價感傷主義的香港社會〉。《明報》。2011年3月21日,005。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歲月神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