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多士的一年——2015年香港古典音樂樂壇回顧

作者:洪思行

發表日期:2015 / 01 / 05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立場新聞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其他 (年度回顧)

 

記得曾和友人在回顧2014年的香港古典音樂樂壇,看看有沒有值得記錄下來的大事,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從來沒有,從來都沒有」,就是說好像沒有甚麼值得記錄,甚至是稱得上game-changing的「樂壇大事」。即使參考香港電台第四台舉辦的「十大樂聞」,當中有很多是個別團體和學校的成就,對整個界別,以至香港的影響不大。

 

不過,一年過去,2015年的香港古典音樂樂壇已變得「熱鬧」非常,發生了多宗引起樂壇,甚至全港關注的大事,堪稱「厚多士的一年」。當中引起最大回響的首推「港鐵禁止攜帶大型樂器」事件。事緣在今年九月,港鐵以「行李過大」為理由,先後阻止學生帶同古箏和大提琴入閘。事件引起激烈的反應,除了本地媒體外,連外地媒體及音樂媒體/博客如The Strad亦有報道,明乎其實的成為國際新聞。事件發生後,揚琴老師龍文慧在Facebook發起「號召各界攜帶大型樂器搭東鐵」行動;筆者亦發起「樂器非行李港鐵欠道理」的網上聯署,並取得超過八千個簽名;各個藝團如香港管弦樂團亦對事件表示關注。

 

在多方的壓力下,港鐵終作出讓步,就事件諮詢公眾,並與業界代表會面。最終港鐵推出「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試行計畫」,計畫試行四個月後,會再檢討。惟制度設計未能令人滿意,甚至有人如龍文慧、黃英琦等高呼要抵制該登記制度。

 

大團也出「大事」

 

除了港鐵外,香港的大型樂團也相繼出了「大事」,當中以香港管弦樂團最「倒霉」,接二連三地成為新聞主角。第一件大事是「國際級藝團」。事緣時任港樂董事局副主席劉元生接受《南華早報》對於港樂在2015/16樂季節目中,缺乏本地演奏家和作曲家作品的提問,他表示樂團的宗旨是打造具國際水平的管弦樂團,而不是提拔本地作曲家或藝術家。」(“...the mandate for HK Phil is to be an orchestra of world-class standard and not grooming Hong Kong composers or artists.”),此番言論引起本港樂壇的嘩然,他們認為港樂作為本地最大的受資助藝團,有責任回饋香港人,因此發起聯署。而港樂就該份聯署回應指樂季手冊並不包括所有節目,並否認港樂是有系統性地排斥香港音樂家。

 

正當這場風波逐漸平息,港樂在六月又引發另一場風波。在2014/15樂季的其中一場王羽佳音樂會,音樂會的原標題是「王羽佳│貝多芬」,演奏的曲目為貝多芬的《第三鋼琴協奏曲》和蕭士達高維契的《第九號交響曲》,但很多觀眾到當晚才發現演奏曲目已改為莫扎特的《第九鋼琴協奏曲》和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音樂會標題亦改為「王羽佳│莫扎特」。更甚的是,音樂會忽然成為「慶回歸音樂會」,引起部份觀眾不滿。

 

港樂事後解釋,是王羽佳主動提出更換協奏曲曲目,於是港樂相應更換另一首樂曲。至於「忽然慶回歸」的變更,港樂指是贊助商的意見,並得到樂團的認同。港樂承認未能盡早通知套票客戶是「冒失了」,事後為受影響的觀眾進行補償。

 

正所謂「一不離二,二不離三」,港樂在八月又成為焦點。這次是關於他們今年二月至三月到歐洲巡演期間,曾在阿姆斯特丹進行私人包場演出,為當地富商 Gert-Jan Kramer的妻子生日派對上演出。事件曝光後,甚至引來議員的關注,認為港樂作為受公帑資助的藝團,不應隨意接受私人演出。然而,文化界普遍認為港樂接受私人演出,雖然在公關手法上未臻完善,但實為自力更生的表現,無須過度敏感,事件遂不了了之。

 

除了港樂外,出事的還有香港​中樂團。去年十月,​中樂團新增三個「胡琴聯合首席」職位,需兼任二胡、中胡及高胡首席,並於全球招聘「胡琴聯合首席」。惟此舉惹起樂團二胡首席辛小紅、高胡首席辛小玲及中胡首席劉揚的不滿,召開記者會指摘中樂團各種管理不善的問題,矛頭直指中樂團的藝術總監閻惠昌及行政總監錢敏華。

 

事件發生後,中樂團曾與三位首席會面,但談判不果,三位首席終被停職,而「胡琴聯合首席」由黃樂婷、周翊及毛清華擔任。

 

多項「首次」

 

在過去一年,香港古典音樂界發生多項「首次」,第一項是關於維也納兒童合唱團。近年,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多番來港演出,今年更進一步,宣佈在2018年在港舉辦全日制學校,是為首間海外國際學校。合唱團計劃先開辦小學暨幼稚園,取錄三百名學生,以國際文憑課程(IB)配合奧地利音樂課程授課,所有老師和管理團隊全來自維也納兒童合唱團。

 

香港的合唱文化濃厚,有著如香港兒童合唱團和葉氏合唱團等大大小小的兒童合唱團,近年學習聲樂的兒童有上升的趨勢。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在香港設立學校,相信能進一步推廣合唱文化和演唱水平,但能否藉此讓本港成為合唱重鎮,看來還有待觀察。

 

另一項首次是今年十月,香港藝術發展局牽頭帶領香港各藝團前往韓國,首次出席首爾表演藝術博覽會,當中包括港樂、香港小交響樂團和非凡美樂等音樂團體,而一鋪清唱、SIU2和作曲家楊嘉輝更演出了自己的作品。首爾表演藝術博覽會每年均在首爾舉行,目的是建立一個讓韓國與海外的表演藝術家的溝通平台。藝發局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為本地藝團拓展海外演藝市場,並促進國際的藝術交流。

 

在十二月底,香港首本《香港古典音樂年鑑》正式面世。《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出版。年鑑記錄了2014年在香港的古典音樂會資料,除實體書外,還有推出網上版,方便業界及有興趣的人仕查閱。出版年鑑的目的,是希望透過整存活動資料,保留演藝歷史,印證香港古典音樂的發展,為日後的研究留下重要的資料。

 

另外值得一記的是一些本地香港音樂家首次獲得國際性比賽獎項。包括孖生姊妹鋼琴家周樂娉及周樂婷贏得「慕尼黑ARD國際音樂大賽」鋼琴二重奏組季軍,是首次有港人得到這個獎項。慕尼黑ARD國際音樂大賽為德國最大型的國際性音樂比賽,始創於1952年,每年均在慕尼黑舉行。比賽分為各個項目,包括鋼琴、鋼琴二重奏、小提琴等,然而每屆的比賽項目都有所不同。此外豎琴演奏家譚逸嘉在十月贏得「第十六屆大阪國際音樂大賽」豎琴組中獲得兩個大獎,為港爭光。

 

談及獲獎,香港作曲家也屢獲殊榮,包括馮迪倫憑作品《獅舞弄清韻》榮獲新加坡國際華樂作曲大賽冠軍及觀眾票選獎;黃俊諱憑作品A Breath of LifeThe Bassoon Chamber Music Composition Competition中獲勝,他又憑作品Sacrifice-The Death of Samson榮獲Coups de Vents 5th International Composition Competition的首獎和觀眾獎。

 

行文之際,得知免費鋼琴雜誌《琴韻》(The Pianist)於十二月出版第十七期後,宣告停刊。《琴韻》在2012年一月創刊,每三個月一期,由鋼琴家尹俊邦擔任主編,是香港唯一以鋼琴為主的音樂雜誌。雖然《琴韻》在各方面仍有不少可改善的空間,但要在香港出版藝術雜誌,從來不是易事,能支撐數載實在非常難得。筆者希望能至少用百多隻文字,讓其他人知道他們曾作出的努力。

 

展望2016——音樂本土派之崛起

 

若2015年是厚多士的一年,哪麼2016年會是甚麼的光景?筆者便大膽推測,明年將會是音樂本土派之崛起的契機。

 

近年隨著政治風向的轉變,香港人的本土意識抬頭,這個風氣亦逐漸伸延至體育上,令香港運動員得到眾人的注目,而筆者相信古典音樂界也將會受到本土主義的影響。此說法可從港樂的「國際級藝團」事件見到端倪:事件發生後,港樂雖無法立即改變節目,但盡量加插本地音樂家以回應公眾的要求,所以在九月的「國慶音樂會」,便出現在樂季手冊中不見蹤影的香港女高音鄺勵齡,而且在宣傳單張上她的相片比早在樂季手冊中出現的中國音樂家張潔敏和牛牛大得多。反觀同年五年的「法式.百老匯」音樂會,其實香港的歌唱家譚天樂和黃日珩參與了演出,但不論在港樂網站和宣傳單張上均不見二人,只可從場刊中才會得知二人有份表演。對比這兩個處理手法,明顯看出港樂已不得不看重香港音樂家。相信除非港樂想繼續引來新一輪口伐筆誅,否則在新一個樂季的安排上,香港音樂家的比例會有所上升。

 

此外,個別的香港音樂家和音樂組織也開始舉辦以本土作旗號的音樂會。其中最矚目的是由黃家正的Music Lab所策劃的「本地薑音樂節」,將舉辦三場以本地音樂家/團體擔正演出的音樂會。據知,這個節的源起正正是上述的「國際級藝團」事件,可見它的漣漪效應陸漸浮現。

 

另外香港新青年合唱團會在明年一月底舉行一場名為A Choral Panorama - The Local Sound的音樂會,文案上明言是"Let's rediscover the sound of Hong Kong. Listen to the songs of ours." ,演唱的是香港作曲家的合唱作品,本土色彩濃厚。

 

而在一月初,中大合唱團將舉行「演戲家族X中大合唱團—演戲家族的合唱故事」,演唱改編自演戲家族的音樂劇歌曲的合唱版本。據筆者了解,演唱粵語合唱歌純為中大合唱團音樂總監朱振威的心願,不過音樂會當中的本土元素(粵語)和時間上均與這股本土之風吻合,或可視作一次奇妙的巧合。

 

上述的都是一些已知以本土作旗號的音樂會,加上一些以本地音樂家為主的音樂會系列,如LCSD的「音樂顯才華」系列音樂會(自2009年起舉辦)和在Citibank Plaza舉行的Musica del Cuore(演出者多為本地年輕音樂家),令來年的本土之風越吹越盛。

 

最後要補充的是,上述的音樂本土派都是以演奏/唱為主體,反而香港作曲家仍未能受大眾關注。其實一直以來,一眾香港作曲家都在努力創作,而他們的作品往往都是本土味甚濃,像前年香港藝術節的節目《形象香港》,便邀請了五位本地作曲家以也斯的詩作創作;上年由張駿豪和林丰作曲的新視野藝術節節目《禾.日.水.巷》,又是一個打正香港為旗號的音樂會。只是可惜整體來說,現代嚴肅作品不太受重視,這是世界古典音樂樂壇的現象,非香港獨有的情況,冀盼這情況能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