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戲、曲(上)

作者:秋盈

發表日期:2015 / 06 / 08

藝術範疇:戲曲

發表平台名稱:立場新聞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商業化與藝術 / 場地與空間

 

(圖: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粵韻.茶賞》網站)

 

上月應邀出席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主辦的《粵韻.茶賞》,十分榮幸。節目不長,體驗亦新鮮。一邊看,一邊忍不住思考不少有關香港粵劇發展前景的問題,腦袋倒有應接不暇之感。謹將一些觀察和問題紀錄下來,以為引玉之磚。

 

據場刊介紹,這是戲曲中心茶館劇場的試演活動,印象中去年亦有舉辦,傳媒也報道過。踏進場地,首先吸引我的是布置。這次演出於演藝學院歌劇院的舞臺上舉行,主辦者搭建了與茶館劇場面積相仿的表演場地。據我粗略觀察,座位佔去場地約三分之二的面積,一排排寬大的木椅並肩而立,基本上仍是沿襲戲院座位的排列方式,只是兩椅之間設一小几,以擺放茶杯、茶碗和點心。茶杯以雙層玻璃製造,保溫之餘不會燙手。點心是蜜餞核桃和半個溏心蛋,分別用小碗和湯匙盛著,相當精致。中場休息之後,茶杯給換成了瓷製茶碗,盛著味似金銀花、夏枯草之類熬煮的清熱涼茶,點心則換成幾件褐色的糕點。

 

竊以為這樣的陳設,雖云別致,但不太實用,於表演場地尤其不宜。首先,每排座位之間的通道並不寬敞,侍應來回添水換盞,非常不便,也遮蔽了觀眾的視線,掃興之極。其次,玻璃或陶瓷器皿容易摔破,萬一發生意外,會傷及觀眾和工作人員。因此無論是場地布置和器皿用料,主辦者均應三思。

 

此外,節目編排也耐人尋味。表演分為兩部分,上半部是粵曲欣賞,由幾位演藝學院戲曲畢業生演唱,包括以中州音官話演唱的古腔〈剪剪花〉、《鳳閣恩仇未了情》之〈胡地蠻歌〉,以及〈昭君出塞〉;其中〈昭君出塞〉的演唱者穿上戲服、拿著琵琶邊演邊唱,其餘兩段的演唱者則只穿便服。中場休息後,由洪海、王志良等以全副戲妝合演折子戲〈五郎救弟〉。節目開始前和中場休息期間,則播放多首廣東音樂如〈雨打芭蕉〉、〈餓馬搖鈴〉、〈妝臺秋思〉和〈春江花月夜〉作背景音樂。

 

節目清唱、扮演兼備,顯然是為了探索適合茶館劇場的表演模式。大概因為我知道以前廣東茶館,多以唱曲作招徠,而非演戲,所以總覺得一邊品茗,一邊看戲的感覺很別扭。聽曲多用耳朵,即使轉過身去拿杯子、夾點心,也不會錯過太多;要是看戲,就難免顧此失彼了。正因如此,整晚我正襟危坐,不敢亂動,生怕不小心打翻茶杯或食物,弄髒衣服和地板,感覺實在不太舒坦。

 

即使要在茶館演戲,像〈五郎救弟〉這些人物較多、動作繁複的戲碼,似乎也不太合適。畢竟舞臺面積較小,與觀眾席距離也近,若有甚麼閃失,容易殃及池魚,此其一。舞臺小,顧慮多,演員難以發揮自如,表演效果不免要打折扣,此其二。從現場布置看來,主辦者似乎有意營造茶館靜謐、雅致的氣氛,與鑼鼓喧天的戲棚和劇院截然不同,上演人物眾多、武打激烈的劇目,未免格格不入,此其三。若上演一些角色較少、探索人物內心的抒情劇目,似乎更合適;但也不必囿於生、旦愛情戲,或可發掘(甚至創作)鬚生、老旦或淨角主演的戲碼,如崑劇《琵琶記》之〈掃松〉、《風雲會》之〈訪普〉那類,趁機為不受注目的行當提供更多表演機會,也是好的。

 

註:配圖轉載自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粵韻.茶賞》網站,謹此說明。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粵韻.茶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