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崑的新版《白羅衫》

作者:傅瑰琦

發表日期:2017 / 10 / 31

藝術範疇:戲曲

發表平台名稱: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眾聲喧嘩

發表平台類別:新聞/文化/藝評網站

主題:重要藝術家或作家/藝團訪港 / 自選藝評

 

這次衝著好奇心來看這齣崑劇的原因,大概是想看看俞玖林演出小官生的戲份。久聞他在巾生年月,觀眾反應好壞參半,但他依然傲然的煞過去了,在他多次來港後,終可欣賞一下他由工俊朗少年行當,轉型到小官生後,在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就是轉型以後的風采。而且,在沒有看過以往其他版本的同名劇目,在沒有任何可以比較的情況下,感覺應該較新鮮。近年來港演出的年輕派都是演巾生為多,所以由依然年青的他來演官生,當然更為觸目。另一個想看的原因就是,《白羅衫》是一齣剛陽味十足的崑劇,有別於大部份傳統崑曲的才子佳人、你濃我濃的橋段,這剛好不用再去分析主角的談情眉目、拒迎痴聲。這是一部男人的戲,情都歸於骨肉情、親情、家國情,說的是仁、義、忠、孝,流的是愛心與愧心的淚。而導演則是當年由工旦角轉型為女小生的岳美緹老師。岳老師當年的女小生事業紅極一時,近年由她栽培過的小生與女小生人才輩出,由她來導演這部以男人為主導的戲碼,更是甚為特別。

 

由張淑香改編成六場的新版,由始至終都在述說人性的善和義,善人是善人,壞人都是善人。俞玖林飾演的徐繼祖,在頭兩場都以巾生姿態出場,在往後幾場才以官生亮相。在〈應試〉一幕,唐榮飾演的父親徐能,與兒子徐繼祖之間的慰問與道別,是這幕的主旨。俞玖林的巾生姿態,非常老實忠厚,演唱更趨於平直坦然的風格,多於抑揚頓挫。飾演奶公的呂福海,第一幕中的表現已經很觸目,他演的「老下人」,完全沒有任何喧賓奪主的分秒,總是非常稱職地在一旁預備,但即使在作陪襯,他仍是非常認真地投入其他主角所處的氛圍裡面,他的存在完全表達出一個「下人」的謙卑與忠心。

 

第二幕〈井遇〉裡,盛年的老旦陳玲玲飾演與失散孫兒徐繼祖毫不相識的祖母張氏,整場戲中陳玲玲與俞玖林精彩的對戲令人看得非常投入。陳玲玲的老旦腔依然是年輕人的聲線,但她的唱腔平穩流暢,演技入木三分,在這個情緒變化多端的角色裡,她的發揮非常盡情。不幸的是,音響方面對她的演出不但沒有甚麼幫助,反而有點敗事。試想想一個連打一壺河水都沒甚力氣的老婦,竟然聲如洪鐘一般,比起一個年青人還要聲壯如吼,似乎太荒繆怪誕,音響的整體比例在她的演出中顯得毫不協調。俞玖林在這一場中,有非常多的表現機會,而他的聲區,在這幕中開始聽得到他在唱到較為低音部份的時候更見漂亮。

 

不過,真正要來聽俞玖林的原因,當然就是要看他的官生行當。在第三幕〈遊園〉中,高中科舉的徐繼祖身穿緋袍玉帶,俞玖林的小官生扮相當真叫人眼前一亮。他的國字口臉,穿上一身官服,肩寬背厚,手架腰帶,上步勾腳亮靴底的一段,淡定非常,果然英姿不凡。而他的官生戲份亦正式開始。在這一幕中,除了飾演主人家王國輔的聞益的氣定神閒演出,與演女兒王小姐的沈國芳外,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就是由正旦陶紅珍演的徐繼祖見面不相識的母親蘇夫人。陶紅珍由與王小姐商議,直到與新科七品地方官巡按徐繼祖哭訴上稟的一段,她的演與唱都獨當一面,成為全場焦點。對於這個終生難遇的報官機會,陶紅珍感情細膩的演繹,配合她漂亮又踏實的唱腔,把一個流離女子上半生的坎坷演繹得絲絲入扣。陶紅珍聲線亮澤,在句子演唱方面頗帶有菱角,演繹這個貞烈的母親與自以為夫君已死的「寡婦」時,非常有說服力。俞玖林在表現年少新官,巧遇老婦張氏的媳婦伸冤,那種威武與憐惜,看得令人非常舒服。

 

唐榮演的徐能,在第四幕〈夢兆〉中,基本上都是獨挑大樑;不過,真正要看到他演的戲肉,還要等待後頭。在第五幕〈看狀〉裡,俞玖林在理解由屈斌斌飾演他失散生父蘇雲的冤狀時,他與呂福海之間的對戲非常精彩,尤其是他進入內堂休息時,思前想後的一大段獨腳戲,才是整晚演出高潮的序幕。俞玖林在這一幕中,感情變化非常複雜,既有笑料,也有恐慌與傷心震驚。在此,他的唱腔在變化方面亦因應感情而順暢地流變。基本上他的風格是平順有力的唱法,少卻一般小生的延綿餘韻,但在這幕中因應了旋律方面的多變,隱隱聽到偶爾的假聲運用,而在低聲區也再次聽到他漂亮的唱腔。在這幕中,單單在他的獨腳戲表現已令人讚賞不已,他不只演技一流,唱功優秀;雖則我這種永遠都只能作為門外漢的人,不可能充份了解非廣東話語句的聲調,但單憑他對詞所演繹的抑揚頓挫,亦已感受到他的行腔流麗感人,最重要是,他時刻保持著一派大官的讀書人儒雅、君子的忠義正直。

 

全齣劇的戲肉〈堂審〉,屈斌斌與陶紅珍演繹的蘇氏夫妻團聚與訴冤,亦為兩位有實力的演唱家的表現展示。屈斌斌在這兩幕中的戲份不多,但他氣量十足的老生苦主的演繹,亦叫人難忘。當然,要數最劇力萬鈞的一場,除了審案,當然就是在中後部份,義父子二人,即唐榮與俞玖林之間的對壘。唐榮的演出差不多帶動了整個終幕,而後半部份的演出很難不令人灑淚。作為一位唱腔非常結實老定的大嗓花臉,他唱得激動的時候更有京腔的味道;而作為全劇唯一有說白(數白欖)戲份的演員,他偶爾所表現的不穩定搶板,對於一個不安與不忿的慈悲惡人的演繹,真的聽得人心腸動盪。與他打板的樂師的反應與配合亦很靈敏。而俞玖林在這一幕中的哀與怒,亦在他越夜越激昂的亮麗唱腔中表露無遺,感情的表達亦不是片面的演唱與演戲了。他所表現的公與義,亦真的超脫了一個靠著俊美色相的小生所站穩的位置。而他在突發的大跳旋律中,唱出的高聲區字詞,在頻密的上落句子變化中,不但音準無比,而且每每更是鏗鏘悅耳,威嚴非凡。兩人令人心神激動的演繹,著實真的把這一幕推上了一個盪氣迴腸的終結。

 

這齣戲的其他角色也很多,包括了由六旦呂佳飾演徐繼祖當官後的反串近身門子,她的嗓音高亮,形象討好,觀眾都在中場休息時討論她;而飾演王小姐的六旦沈國芳,行藏淡定,不過音響對她也是非常不利,有時候她的唸白與演唱,好像都被音響破壞了,收音輸入可能也過大,連她的衣服磨擦聲都收了。而兩位年青丑生,飾演兩位皂隸的柳春林與徐棟寅,有兩次重要的做手表現,他們演繹開關衙門大門,每次歷時上分鐘,如果不是崑劇行內人,恐怕要充份明白箇中複雜的細節真的非常困難,不過,感覺到他們刻意地在做手方面做成時間上的齊整不一。在樂團方面,司笛鄒建梁的演奏優美,而司鼓的辛仕林在下半場的演奏,在帶動整個氛圍方面真的功不可沒。美中不足是,雙鎖吶的整齊度不足,所以令到音色與音準的表現大打折扣。印象最深的,是在下半場裡的琵琶與大提琴的合奏(找不到相關的錄音,當時聽不清楚當中是否也有古箏的份兒),那段是非常感人的器樂合奏。不過,最失望的就是音響的問題了。通過咪高風(話筒)的接收,由四方八面的揚聲器傳達,演員的聲音表現都或多或少地被破壞。似乎,音響的輸入與輸出都太大了,下半場更甚,很多時候都聽到揚聲器之間的迴音,如同由山谷傳回而前後不一的聲尾,使演員的演唱,在句子的延長餘韻方面,就有被扭曲(distorted)之嫌了。再者,很多時都聽到演員奇怪雄壯的聲音,餘音卻不足,有點破壞了崑曲特有的細膩,變成了更像上海越劇一般,線條相對耿直的演繹了。音響的調校與平衡,對於用收音器的演唱家來說,可以定生死。盼望再有機會的話,他們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在場地裡試音,令到演出可以錦上添花。不過,整體來說,這齣新版《白羅衫》,真是不折不扣的一個震撼演繹。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白羅衫》
演出單位:江蘇省蘇州崑劇院
評論場次:2017年8月13日
地點︰高山劇場新翼演藝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