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像獎到港產片

作者:李焯桃

發表日期:2014 / 04 / 24

藝術範疇:電影

發表平台名稱:《明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香港原創/新作/藝術家或作家評論 / 獎項/藝術節/機制/活動評論

 

剛落幕的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一代宗師》破紀錄地橫掃12個獎項,一片獨大結果惹來了不少議論,其中不乏「港產片消失」及「金像獎失守」等舊話重提。

 

一般人有所不知的,是在大量業界人士投票的電影獎中,一片獨大根本是常態,不值得大驚小怪。去年的大贏家《寒戰》也獨攬九個獎項,同時也是合拍片,卻被視為「港產片」的勝利,大家都被它港產警匪片的類型包裝說服了。

 

《一代宗師》壓倒性勝出,主要因為它各技術部門的確實力超群,而全片佈滿王家衛的作者簽名,後段各宗師紛紛南下香港,又可釋除合拍片「迎合內地,放棄本土」的疑慮。所謂「選無可選」絕對是天大的誤會,去年在港同樣叫好叫座的還有《激戰》、《掃毒》和《救火英雄》(前二片分獲11項及8項提名),且全屬港產片出色當行的警匪或動作類型,若非遇上《一代宗師》這樣的超強對手,絕對有多些斬獲的本錢。

 

此外,尚有兩部新晉導演叫好叫座的話題作:《狂舞派》和《殭屍》,在高手如雲下仍能合共奪取五個獎項,則證明了純種港產片只要拍出成績(不論本土勵志或喚起港人集體回憶),在金像獎這樣的角逐場合可看高一線。須知金像獎對合拍片並不排斥,對合乎「香港電影」資格與否的標準有清晰界定,因此從不存在何時「失守」的問題。另一方面,金像獎選民亦大多心中有數,投票時傾向支持「港味」較濃的合拍片或純港片,而冷待轉型為大中華導演那些迎合內地市場之作,亦屬自然不過。《中國合伙人》、《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等在內地大賣而在港票房慘淡,《西遊‧降魔篇》更創下周星馳成名後的最低香港票房紀錄,皆是同一道理。

 

其實合拍片成為金像獎的大贏家,早於六年前的《投名狀》已經開始。它和兩年後同由陳可辛主導的《十月圍城》,皆橫掃最佳電影、導演等八獎項。其他年度的最佳電影《葉問》、《打擂台》、《桃姐》和《寒戰》,也無一不是合拍片,但因題材或類型的關係,它們的「港味」不言而喻。《投名狀》和《十月圍城》則善用合拍片的資源,拓闊了類型的空間,盡現香港電影人的魄力和創意。

 

同樣的成就,也適用於《一代宗師》身上,不過規模更大而已。像其最佳攝影、音樂和音響獎得主皆非來自內地或香港,可見其攝製團隊的國際化。而抱開放態度與外國影人合作,不介意純種或混血,不也正是香港電影的優良傳統嗎?王家衛上台領獎後借用了一句《一代宗師》論南拳的對白:「香港電影真是行的話,又豈止北傳?」說明了大家的眼界,不應再拘泥於港產片/合拍片的身份上。

 

近年內地輿論對此議題的敏感,顯然跟香港本土思潮和自主意識的興起有關。「港產片已死」的說法早已流傳了多年,大家其實沒有太大的異議——若果港產片的定義是八、九十年代黃金時期的香港電影的話。須知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國、粵語片,某程度上是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以上海為中心)的延伸,其時尚未有「港產片」的說法,卻是不折不扣的香港電影。其後由六、七十年代功夫武俠片至CEPA未簽訂、合拍片未大行其道之前,全部配上中英文字幕的「港產片」,只是內地及國際影壇對香港電影狹義的理解。廣義的香港電影卻泛指所有香港電影人參與主創或投資的電影,由上世紀初至今經歷多番大變,卻從沒有失傳或中斷的問題。

 

「合拍片」也不是甚麼新鮮事物,像歐洲片多國合拍本是常態。市場收縮成本上漲,通過合拍擴大市場是必由之路。昔日香港電影靠賣埠東南亞來克服本土市場太小的先天限制,其實是殊途同歸。但九十年代外埠市場逐漸流失,本土文化轉呈弱勢,風光了三十年的港產片自然難以為繼。隨著中國市場迅速發展,本地觀眾卻漸行漸遠,主流由「港產片」轉為「合拍片」的趨勢遂不可逆轉,1949年後中港兩地分流之勢再次轉為合流的局面。

 

這種發展本來與香港九七回歸中國的方向一致,但政治、經濟及社會層面的中港融合從來充滿暗湧,而於今為烈。因合拍片意味接受內地不透明的一套審批制度,題材禁區處處,加上不熟悉內地市場和觀眾,初期自然不倫不類。經過多年摸索後,港人主導的合拍片已漸入佳境,出現更多兩地討好,叫好叫座之作。反諷的是香港同時出現一股抗拒合拍、回歸本土的潮流,儘管起初的成功例子是走色情(《3D玉蒲團之極樂寶鑑》)或低俗(《低俗喜劇》)的路線。兩片皆瘋狂賣座,前者據說不少捧場客來自內地的自由行,後者開宗明義說要重新發揚港片不容於合拍潮的低俗重口味,本土觀眾果然熱烈捧場。

 

放棄內地市場,回歸「港產片」的作法,儘管無損「合拍片」的主流,卻肯定方興未艾。去年的《狂舞派》和《殭屍》分別跑進青春勵志歌舞及懷舊新派恐怖的類型,同時獲得觀眾(票房)和評論(金像獎)的肯定。今年則有來勢更盛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踩進了驚慄加科幻的Cult片境界。看來在合拍片以外,香港電影仍有不少待開發的創作空間。退一步說,即使是色情或低俗,只要有市場便可有供應,這也是香港影壇向來服膺的市場規律,盡現電影人的靈活變通。

 

但這類「新港產片」的回歸,看來不是內地評論人所喜見樂聞,因為它們拒絕北上賺錢,不受內地市場吸納,打破了「港產片窮途末路,合拍片唯一出路」的主流說法。只要有它們存在的一日,香港電影金像獎便不容易變成一個華語電影金像獎了,因為支持鼓勵香港電影,師出有名。那為何有轉型為華語電影金像獎的提法?即使不計一統天下的陰謀論,還不是因為內地評獎活動盡受官方把持,而希望借助香港電影金像獎三十多年來民間主辦、業界投票建立的公信力?

 

【轉載自《南方周末》,2014年4月24日,原題為〈香港電影真是行,又何止北上?——談金像獎與「港產片」〉。該文刊出時曾經刪節,如今貼出的是原文足本。】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主題:港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