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不盡,遍地又開花

作者:何慶基

發表日期:2015 / 05 / 18

藝術範疇:視覺藝術

發表平台名稱:《蘋果日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社會事件與創作

 

西方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進步人士視藝術為社會改革工具,藝術工作者被冠以「前衞」(Avant-garde)此軍事銜頭,意指走在最前線的開路先鋒。今天當藝術逐漸淪為個人賣弄或炫耀品味財富的玩意,「藝術無用」這概念已為不少學者評論人所接納。但現實是藝術仍可以有傳遞訊息的強大功能,一幅圖畫比文字說話更鮮明和直接地傳遞訊息,不單影響思維,也可挑動情緒和感覺,而在社會運動中,可產生的效果更為重要,這也解釋了何以極權者上場,第一樣要控制的,就是文化藝術。

 

創意表述在雨傘運動被發揮得淋漓盡致,佔領期間及其後,港人爆發無盡創意,由佔領區、獅子山頂以至購物區街頭,充斥各式各樣的創作。有手到隨來、也有精心繪製的作品。因為對理想有訴求、對管治不滿、對社會不公憎惡,形成不能自控要求表述的衝動,紛紛以不同形式表達出來。簡單如小標貼上畫圖畫寫文字貼上連儂牆,到製作大海報以至雕塑。一夜間每個人都是藝術家,群眾創意之豐盛,不單香港前所未見,就算放在國際現代社運史中,也難找到近似例子。

 

本星期開始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的雨傘節,無意也不能階段性總結波瀾壯闊的雨傘運動,只是嘗試收集零碎片斷,去反思、前瞻,重整步履進入運動新階段。新階段就是化整為零,各展所長利用本身知識和平台,透過不同形式去持續雨傘運動的精神和理想。

 

運動沒有終結

 

和雨傘運動一樣,雨傘節也是源於學生。去年中大文化管理碩士課程決定每年學期末舉辦小型藝術節,讓學員吸取籌辦文化活動的實際經驗。藝術節並無指定內容,只要求學生在節目上呼應當前香港情況。雨傘運動爆發後,學生大都積極參與,隨後也理所當然地以之為今年藝術節的主題。文化界得知道有這藝術節後反應積極,近百位文化工作者以不同藝術形式參與,呼應、承接前階段的雨傘運動。對很多人來說,運動沒有終結,佔領行動只是個起跑點。

 

節目由學生負責籌辦,老師指引,更有不少文化界朋友、大專和中學生義務幫忙。節目除邀請文化界參與外,也有個別展覽和表演項目公開予公眾參加。這原是細小的藝術節,節目、展覽數量激增,突然擴大逾十倍。主辦者不欲找外邊贊助,資源和學員經驗不足,加上要於兩、三個月內籌辦如斯大型藝術節等,令雨傘節不乏粗陋之處,但學生、文化界和義工的投入和熱誠令人感動。和雨傘運動一樣,靠的不是大量資金或漂亮場地,而是那來自群眾對理想的熱誠、堅持和毅力。

 

籌辦期間曾和一位攝影者表達對展品可能會遭破壞的憂慮,他淡然回應:「讓他們破壞吧。被損毀後我們重新回來補上新作品,這正是雨傘運動精神。」就是這種豁達和堅持,把雨傘運動提升至政棍財閥看不明白的層次。最近想通了,如果有人搞破壞,就讓這破壞成為雨傘節展覽一部份,讓港人看看那不同的層次。就好像運動期間,建制派引用的權威說話,來自王光亞、李飛等官員,我們的,來自甘地、馬丁路德金。

 

悲觀、失敗主義是搞社會運動的致命傷。感動全世界、改寫香港歷史、帶動幾代人新思維的雨傘運動,絕不是個失敗,更不是慘淡收場,港人有理由驕傲地來各自搞活動,確認這驚天地泣鬼神的運動。小小藝術節不能盡展那無限創意、思維和毅力,還有背後那無數酸甜苦辣感人小故事。雨傘節只是個細微起點,期盼未來日子,在沙田、上環、屯門等不同地區,雨傘運動可以不同形式展現。燒不盡,遍地又開花。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雨傘節」
主辦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文化研究學部碩士課程
日期:2015年5月17日至31日
地點: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