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張力薄弱 角色塑造成功——評《詩人李白》

作者:劉靖之

發表日期:2009 / 12 / 14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信報》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創作/發表平台的發展

 

由郭文景作曲、廖端麗與徐瑛編劇、林兆華導演的歌劇《詩人李白》於美國首演的兩年五個月後,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兩場,我看的是12月4日的那場。在評論這次在香港演出之前,讓我先交代一下這部歌劇的一些背景。

 

《詩人李白》於2007年7月7日在美國科羅拉多的Denver首演,同年10月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出,然後又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開幕式上演出,2008年5月又在意大利羅馬的羅馬藝術節的開幕式上演出。由此可見,在這短短的兩年半裏,《詩人李白》在三大洲巡迴演出,鋒頭之勁,前所未見。在香港演出之前,香港大學音樂系舉辦了一次An Invitation to Opera: From Mao to the Met(歌劇講座:從毛澤東到大都會歌劇院)講座和一次「歌劇《詩人李白》論壇」,對進一步了解這部歌劇甚有幫助。

 

天生表演者田浩江口才佳「從毛澤東到大都會歌劇院」由《詩人李白》主角、著名男中音田浩江主講,從童年、文化大革命的經歷,就讀中央音樂學院,然後去美國的奮鬥直至現代聞名樂壇。最戲劇化的一段是有關田氏於1983年初到美國,購買站票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欣賞舞台上意大利男高音Pavarotti的演唱,到1993年田氏與Pavarotti一起在大都會歌劇院演出,在演出謝幕時,Pavarotti拉着田氏的手向觀眾鞠躬。

 

田氏的講座配以錄像,邊講邊唱,開始用手風琴和吉他自彈自唱到鋼琴伴奏歌劇咏嘆調,十分精彩,毫無冷場。田氏還把他在美國結識的妻子、香港拔萃女書院畢業的廖美華女士請上台為他鋼琴伴奏,場面溫馨浪漫。田氏口才極好,英語清晰悅耳,是一位天生的表演者。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試YouTube,這是一場十分值得一看的紀錄片,田氏的音色豐滿深厚,的確是演唱歌劇的好材料。

 

「《詩人李白》論壇」由香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音樂家教授蔡寬量教授主持,嘉賓包括:作曲家郭文景、編劇廖瑞麗與徐英、田浩江、評論員李歐梵教授。主持先向廖瑞麗發問有關劇本的寫作背景。廖瑞麗的姐姐是田浩江的妻子廖英華,妹妹是曾於2002至07年間出任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長廖秀冬,一門三傑,都是香港拔萃女書院的畢業生。

 

「室內歌劇」需簡約緊湊

 

廖瑞麗熱中李白的詩作,先後畢業於香港大學和巴黎大學,並在聯合國擔任會議口譯凡經年,是位文學與口語高手,在論壇上為郭文景翻譯已充分顯示出她的功力。據廖瑞麗說,她為《詩人李白》撰寫了兩份劇本,郭文景選用中文本,他說他只會中文。我想就算他會英文,也會選擇中文本。一來他的母語是中文,貝多芬是不會選用意大利文來寫他的Fidelio的,二來李白的詩作都是中文,翻譯成英文總會有隔靴搔癢之感。

 

李白在中國文學史裏,有點像莫札特在歐洲音樂史裏的地位,都是天才橫溢、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世人物,如何呈現李白這位詩仙的氣質和才華,實在是極為困難的。廖瑞麗選擇用「酒」和「月亮」來作為李白的配角是非常聰明而恰當的辦法,有什麼比酒更能匹配李白的詩作?再說,《詩人李白》是部「室內歌劇」(Chamber Opera),從體裁到規模都需要簡約、樸實、緊湊、精緻,與華格納的樂劇截然不同。室內歌劇是二十世紀新品種,適應這個時代的審美和生活方式。但室內歌劇並不僅在「室內」(Chamber)演出,如Richard Strauss的Ariadne auf Naxos是一部百分之百的室內歌劇,但卻在大型歌劇院如英國倫敦皇家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上演。我相信,《詩人李白》將來也會在這些大型歌劇院上演的。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我便留意中國年青一代作曲家的創作,包括那時只有三十歲的郭文景(1956年生)。在拙著《中國新音樂史論》(增訂版,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的第七章(頁581)和第十章(頁711至712),對他的早期作品以及1990年代至2006年的創作有所論述。郭氏屬「中國製造」的作曲家,但能揚名國際樂壇,與譚盾、陳其鋼、陳怡等留美、留法的作曲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文化氣質。郭氏對中國樂壇和配音有獨特的心得、實踐和成就(參閱第十章頁712),因此我覺得他歌劇的樂隊部分較他的聲樂部分更精彩,這次論壇應該邀請負責初入指揮的香港小交響樂團的葉詠詩,談談她對《詩人李白》的樂隊部分看法。

 

人物布局相當平面

 

節目冊子印上「部文景五幕歌劇《詩人李白》」,美國亞裔表演藝術中心製作,扉頁謂:美國亞裔表演藝術中心與美國中央城市歌劇院聯合委約。演員包括由田浩江飾演李白、周曉琳飾演「月」、遲學明飾演「酒」、江其虎飾演「詩」和審判官、揚博擔任間奏曲領唱、吳蔚飾演太監和侍從、唐俊喬獨奏笛子。負責服裝、布景和燈光設計的是易立明,連作曲、劇本、導演、樂隊和樂隊指揮以及合唱與合唱總監,清一色的「亞裔」藝術家、劇作家和音樂家。在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紀,意大利歌劇似乎有從歐洲移到中國的趨勢。

 

上文曾提及以「酒」和「月」來襯托李白是頗富於想像力的安排,但歌劇的重要元素是戲劇,是需要人物和事件之間的衝突來維持張力,缺乏了戲劇衝突及由其所形成的張力,歌劇裏的戲劇部分就顯得弱而無力了。《詩人李白》裏只有李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酒、月、詩只是人物化了的物質,而審判官只象徵黑暗勢力,人物本身無血無肉,在五幕裏僅在第四幕出現了一陣子,因此,《詩人李白》這部歌劇,在人物布局上是相當平面的。

 

田浩江塑造詩人李白形象是十分成功的,演、唱俱佳。舞台設計和服裝將詩人的狂傲自負,持與傲物,好酒如命,放蕩不羈的性格,表達淋漓盡致。當然,劇本裏的一些詩句為田浩江提供了發揮的空間,如第一幕「李白與酒」,開始的「霧鎖清江,煙籠兩岸山崗,前途渺茫,前途渺茫。……歸期休指望,誰與話淒涼」為整部作品的基調勾劃了出來;又如第二幕「李白與月」裏「你是,月色皎潔如斯幾曾見,水銀瀉地靜無言。心語謳歌對天河,夜夜長歎盼唱和」,詩中有畫。由此可見,劇本的詩意強於戲劇性,結尾的合唱:「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會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日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這幾句詩裏,把詩、酒、月都包括在內,很恰當地點了題,同時還很恰當地劃上句號。

 

唱演布景服裝樂隊水準高

 

周曉琳、遲黎明、江其虎等都是年輕有為的歌唱家,除了京劇演員江其虎外,其他都在中國和美國經常演出的活躍於國際舞台的演唱家。唐俊喬的笛子獨奏也令觀眾讚口不絕,她現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經常與英國、法國、德國和中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協奏曲,曾與荷蘭唱片公司合作錄製四十八個國家同步發行的《中國魔笛——唐俊喬》專輯。

 

《詩人李白》的樂隊部分較聲樂部分更令我感到興趣,那是一種紮紮實實,深厚沉穩的滿足感。意大利歌劇的劇本故事有點像007占士邦的電影,談不上管理的情節,只求咏嘆調聽的過癮,華格納的樂劇,在劇情上有所改進,但有些英雄人物幼稚得難以令人置信,觀眾仍然跑去聽也是追求聽覺上的滿足,中國的京劇歷史劇,以現代人的標準來看,節奏太慢,篇幅略長。

 

二十世紀的德奧歌劇如《莎樂美》、Elektra等歌劇作品,無論在劇情、篇幅、樂隊等都與十九世紀的意大利歌劇和華格納樂劇都不同,較適合現在人的口味,郭文景的《詩人李白》以及其他兩部《夜宴》和《狂人日記》歌劇作品應該是屬於歐洲(意大利和德、奧)歌劇創作這一範疇(體裁、表達方式、音樂語言等)。從這一點來看,中國的崛起不僅在經濟上,在歌劇創作上,中國的作曲家如郭文景、瞿小松、譚盾也正在豐富歐洲歌劇——語言(如京劇音腔)、題材,樂器與配器等均為歐洲歌劇滲入了新的元素。

 

《詩人李白》的音樂(聲樂和樂隊)以抒情為主,第四幕「李白在監獄」顯示了作曲者的樂隊和配器寫作的功力和威勢;那是德、奧式的樂隊與配器,而德、奧式的樂隊與配器有海頓、貝多芬、布拉姆斯、馬勒等大師的交響樂以及華格納的樂劇作為根底的。我十分欣賞江其虎的音腔以及唐俊喬的笛子,這些都是豐富窮途末路的歐洲歌劇創作的新生力量。葉詠詩領導的香港小交響樂團非常出色地烘托了舞台上的演出。五十餘人的室內樂團強化了不那麼具有戲劇性的劇本。今年10月17日,我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的「第二屆當代音樂周」的「郭文景作品專場」,欣賞了他的歌劇《狂人日記組曲》(音樂會版本)、《戲》、三重奏《炫》,對《狂人日記組曲》的配器印象深刻。

 

除了劇本的戲劇張力不夠外,《詩人李白》的演出是成功的,唱、演、布景、服裝、樂隊的水準很高。在前一天的晚上,我聽了迪華特指揮香港管弦樂團演奏的馬勒《大地之歌》六個樂章裏有四個樂章是根據李白的詩作而寫的歌曲,由男高音Stephen Gould和女中音Sasha Cooke分別擔任獨唱,很有聽頭,尤其是Sasha Cooke的演唱,感人肺腑。其實,《詩人李白》與《大地之歌》的性質很相似,都不是那麼適合作為歌劇的素材,但都是大型樂隊與聲樂的對象。

 

《詩人李白》的場刊,設計、印刷樸實美觀,內容詳盡,並印有劇本,頗值得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