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跨界演出上海老歌

作者:楊偉傑

發表日期:2015 / 04 / 26

藝術範疇:音樂

發表平台名稱:《亞洲週刊》

發表平台類別:報刊

主題:自選藝評

 

香港的佔領運動結束後,曾經活躍其中的香港歌手黃耀明、何韻詩等,均工作量大減,更有傳黃耀明同時被中國大陸、香港兩地封殺。在一海之隔的臺灣,則不受中港政治氣候的影響,繼續邀約他去演出。四月一及二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的「樂璇上海」音樂會,是黃耀明繼二月底在高雄春天藝術節演唱後,再度在寶島獻藝。

 

三個巨大的螢幕豎立在舞臺的左邊,上海外灘的舊貌、古老的收音機,以及周璇、白光、姚莉等人的老照片,隨著劇情與音樂的改變,在螢幕上依次亮出。樂隊也不像平時一樣安坐舞臺正中,而是彎月型的置在中右方。舞臺中央的兩張椅子,一台留聲機,無盡的風情,就在不言中。

 

集合臺、港文化藝術界的領軍人物,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榮念曾協同統籌,香港出生的臺灣著名作曲家鍾耀光指揮臺北市立國樂團演奏的「樂璇上海」音樂會,以跨界音樂劇場的形式,揉合國樂、流行、爵士、探戈、京劇等音樂種類,把上世紀初非常流行的上海老歌用全新的方式呈現。

 

政治立場與音樂風格同樣鮮明的黃耀明,唱起上海老歌來顯得別具一格。他演唱陳瑞楨的《懷念》、陳歌辛的《戀之火》以及黎錦光的《假正經》時,一出場已有一股懾人魅力。他的運腔獨特,自由率性而妖冶。以廣東話演唱原曲為嚴華《月圓花好》的《百花亭之戀》時,黃耀明更拿著麥克風大玩音效,把老歌遊移於響亮與迷糊之間,揮灑自如。

 

「神曲」掌門人,以一曲《忐忑》紅遍網絡世界的龔琳娜,與德國丈夫老鑼(Robert Zollitsch)組成「夫妻檔」闖天下。老鑼的音樂以渾厚和聲見長,他編曲配器的《不變的心》、《永遠的微笑》、《風雨中的搖籃曲》,織體層層重叠,令人悠然神往;龔琳娜的唱腔建立於中國「學院派」的民族唱法之上,她以賀綠汀的《四季歌》首先出場。她的歌唱技術無疑是當晚最好的,不論發音、氣息、音準、運腔、台風都是一流,但她演唱時音質稍為偏硬,與老歌原來的曲風有點不太協調,然而這種不協調卻形成一種破格。

 

除了黃耀明的前衛流行風與龔琳娜的民歌新風外,其他演唱嘉賓都是風格各異,各擅勝長。當《鳳凰于飛》、《夜上海》、《五月的風》等歌曲相繼響起,不同的唱法,不同的感覺,形成了多個有趣的碰撞。劇情與演唱中間,帶有一種時空的跨越。戲裡戲外,既是唱給觀眾聽,也是唱給戲裡的人聽。龔琳娜與黃耀明,明顯是擁有最多現場粉絲,學院派與流行派同唱上海老歌,鬥個旗鼓相當。

 

活躍於兩岸戲壇的京劇名伶李寶春集導演、演員與歌者於一身,已年屆六十五歲的他,在舞台上活力十足。一曲《人生就是戲》,與觀眾一同回憶老歌時代,又唱又跳。雖然戲曲才是他的強項,但他在戲內的角色也不是「唱家班」,他的演出反而讓筆者感到頗為有趣,調侃之餘又具動感,觀眾席上也是笑聲連連。臺灣青年青衣花旦黃宇琳雖然是受京劇訓練,但唱起《兩條路上》、《愛神的箭》等老歌來,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在臺灣被稱為「小小周璇」的蘇霈,其造型扮相確實是頗具老上海的風情,可惜演唱時音準並不穩定,氣息也不足,不少樂句要分開幾口氣來完成,影響了演出效果。

 

當晚要以國樂演奏大量上海老歌,所以有多位臺、港兩地的編曲者參與其中,包括許治民、李哲音、劉至軒、于逸堯、伍卓賢、伍敬彬等。他們豐富多彩的編曲風格,由演唱者重新詮釋,為每一首老歌賦予了新的生命。在音樂與劇情之間的轉接上,鍾耀光創作的開場曲以拉丁莎莎舞(Salsa)的風格散發出活潑跳躍之氣氛,加上爵士原力樂隊的間場曲,使觀眾能夠以輕鬆愉快的心情欣賞演出,效果不錯。

 

現場所見,上海老歌並非只能吸引年長的觀眾,也有許多年青的一群。當年的流行曲,到現在還是有它們的市場。在音樂會的尾聲,高齡八十五歲的傳奇歌手潘迪華現身舞臺,掀起了台下的一陣熱烈歡呼。她更即席獻唱周璇的經典名曲《天涯歌女》。高貴的氣質從她身上一直釋放出來,身旁的大螢幕上顯示著她十八歲時的照片,歷史就在一瞬間經過了幾十年。

 

也許不少人對上海老歌會有一個既定的印象,認為原來是如何唱的,現在就應該要怎麼唱。不過筆者認為音樂應該是可變的,尤其是流行音樂,哪怕是一百年前還是現在流行的,都不應該只有一個模式,只要在可以駕馭的技術範圍內,就可以千變萬化。很多流行歌曲都會被重新演繹,那些「翻唱」版本有時候更會成為經典,更顯生命力。如果真的要聽回原汁原味的上海老歌,我們可以找找老唱片,現在如果硬要模仿,也不可能一模一樣。筆者認為當晚要呈現的,就是一個跟原來不一樣的上海老歌。「樂璇上海」的「樂」,既是音樂的「樂」,也是快樂的「樂」;「樂璇上海」的「璇」,既是周璇的「璇」,也是跟旋轉同音的「旋」。音樂在旋轉,時空也在旋轉,同時也在穿越,都能夠為人們帶來快樂。

 

回憶,也許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雖然筆者並非生於那個上海老歌時代的人,筆者的回憶也沒有到那麼遙遠。不過可以在臺北這片土地上,聽聽這些穿越時空的音樂,也不失為一件樂事。舊酒投,新醅潑,老歌並不老。

 

討論作品及場次:

討論作品:《樂璇上海》音樂會
日期:2015年4月1至2日
地點:臺北國家音樂廳